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14 10:20:35
龙,一个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汉字,除了指传说中有角有尾、有鳞有爪,能飞天入海、兴云作雨的神兽之外,还有什么含义?龍字又是如何简化成龙字的?
龍字拆分
“龙”的繁体写作“龍”,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龍,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从肉,飛之形,童省声。凡龍之属皆从龍。力锺切。”唐本《说文》作“从肉,从飛及,童省”。从肉,是指龍字的左下部分“月”,是指肉类;从飛或飛之形,是指龍字右下部分,是飛字省减笔画后的形状;从及,是指龍字的右上部分如同镜像翻转后的古文及字;童省,就是童省声,表示声符的部分,即龍字左上部分“立”,是童字省减笔画而来,龍的韵母和童的韵母相同,龍的发声可由力锺二字反切得来,取力字的声母L和锺字的韵母ong。
许慎没见过龙,却把龙说得神乎其神,这当然不是科学的态度,但代表了汉代人对龙这种神异灵兽的认知。许慎在解释“龍”字时也是望文生义,像上文那样把一个字拆得七零八碎,自然不能得出靠谱的结论。许慎的解字,还不如徐铉的注文准确,徐铉注释称龍字“象宛转飞动之貌”,还是相对靠谱,龍字就是一个象形文字,刻画的是龍这种生物的形态特征。
要认识龙字,还是要从甲骨文来看,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他的望文生义也是可以理解。
甲骨文“龙”字。
甲骨文中,龙字并不罕见,从字形来看,就是一条头顶有冠,龇牙咧嘴,弯曲着长长的身躯,有细长尾巴的动物。它头顶上的冠状物(也称尺木),像古文“帝”(▽、立、䇂、干、十)字,古人从而把这个冠状物看作王冠,赋予龙以帝王形象。其实单从形状看,甲骨文龙字顶部,可能是动物的肉冠或羽冠,也可能是犄角,还有可能是一个钉住或挂着这只猛兽的木钉或挂件,也像一个人骑在这只猛兽头上,所谓御龙者。如果是后者,则龙字所指,龙字的威严,对龙的崇拜,应该是驾驭猛兽这个人,而不是猛兽本身。
龙字书写变迁。
甲骨文龙字在金文阶段逐渐变得复杂,脱离象形符号,更像文字。战国以降,书写在简牍、绢帛上的大小篆及隶书龙(龍)字完全定型。从篆、隶、楷各体的龍字来看,左上部的“立”是龙的头颈部,左下部指肉类的“月”是带鳞甲的躯干或腹部,右上部是龙的头冠或犄角,右下部是龙鳍或龙尾。
简化的龙字,是从行书龍字中省减了左边部分。行书龍字的右边部分,大多数书法家写作尨,也有少部分写作龙。尨字有méng、máng、lóng、páng四个读音,读lóng时等同现在通行的“龙”字,读páng时通“庞”字,龙字有时也被借用为庞字,读méng时表示蓬乱的样子,读máng时指多毛的、杂色的,一般指多毛的狗。在定简化字时,如果用指狗的尨字来代替龍,显然不合适,也会造成语义混乱,选用龙字则可以避免这些情况,而且龙字也大有来头。
简化的龙字来自繁体龍字的右边部分。
晋人王羲之(《兴福寺半截碑》)、明人文徵明(《西苑诗十首》)、明末清初王铎(《临淳化阁帖》)等书写的行书龍字,右边部分已经很明显就是龙。尤其是王铎书写的龍字,在《李贺诗帖》《听颖师琴歌》《枯兰复花图跋卷》《拟山园帖第三》《拟山园帖第十》等书法作品中,有大量龍字的右边部分很成熟地简写成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