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3-29 17:49:31
以200来个象形字为基础,按照形意、音意两种造字法,将相关的汉字家族衍生出来,发掘、梳理出了汉字的来龙去脉,让汉字的学习变得有章可循,事半功倍,学有成效。
01
“扉”的读音为“fēi”,常用于“心扉”一词,我们看书时打开封面还会看到“扉页”,其实心扉和扉页都是比喻。
先看“扉”的字形,左边的半包围是个“户”字,我们在《双法字理·文部》曾经讲过“门”字,两扇为门,一扇为户。
门有两块扇板,合在一块就是“关(關)”,打开就成了“卯”,便是两个户的样子。
那么“户”再加上一个“非”字表示什么呢?指像鸟儿的两个翅膀一样可以不断翻动的两个门板,这就是扉的本意——门扉。
还有一个字与“扉”很相似,那就是“扇”,二者近似,所以门板也叫门扇。
那么,到底叫扇,还是叫扉呢?两扇门在转动的时候,就像鸟的翅膀扇动一样,所以有了加羽字的“扇”。
而当两个门板不动时,无论是关上,还是打开都叫扉,像鸟排开翅膀的样子。两个字分别代表了门的两种状态。
“打开心扉”就是比喻人的心像门被打开了一样,使心情释放出来,心扉指的是心的门扇。这很形象地说明了人的心态特点,这都来源于古人对生活中万事万物的不断观察和理解。
02
“匪”是用“非”作读音符号所造的,左边是个方框(匚)。“匚”本是“匡”字,是一种容量很大的容器,进而有囊括的意思。比如“匡扶天下”,顶部再加个竹字头为“筐”,则表示用竹子编成的竹筐,其加木字旁表示木质的外框。
此时,一个“非”字在其内部,则表示“匚”中可排列盛放的东西为非常之物,“匪”便是一种类似“匡”的盛器。
“匪”后来加了竹字头,造了“篚”字,专指由竹子编织而成的一种盛具,但在古典经传中依旧写作“匪”,但不是我们今天常指的“土匪”。
我国古代典籍《尚书·禹贡》中便多次出现了“篚”字: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厥篚檿丝······厥篚玄纤、缟······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
这里的“篚”便是一种竹制的专用于盛物的礼器,后来改用青铜制作,与鼎、簋、豆、簠、爵等礼器配套使用,主要用来盛放丝帛,因此也称帛篚。如今已经不常用了,因此也很少见到。
那么,今天“匪”字主要用于“土匪”一词,这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啊,土匪的“匪”另有它意义的演变。
在这之前,“匪”的本意就是一个盛放物品的“匚”,正是因为它盛放了人们非常重要的家用财物,这才引来了非法之徒的抢夺。
抢夺之徒居无定所,而多隐秘山林,居于岩洞土穴之中,这些人没有很好的文化修养,行为低俗,故称为土匪。
此外,有个成语“匪夷所思”,出自《周易》 “涣有丘,匪夷所思”,这个“匪”就是“非”,表示不同、不是的意思,并不是说的“土匪”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