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09:24:00
日前,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科技特色课之“少年中国芯”项目讲座第一讲开课。
本次讲座由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兼职教授陈宝钦主讲。陈教授从自身经历谈起,分享人生感悟,科普从沙子变成芯片的过程,介绍微电子领域的前沿科技等知识。
“听了陈教授的讲座后,我深刻意识到芯片技术的重要性,也激发了我对科技的兴趣,之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实践,争取成为芯片工程师,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该校初一(1)班学生赵一霖说。
据了解,“少年中国芯”项目课程是该校依托北大资源优势,强力打造的科技特色系列课之一,课程由北京大学何进教授团队主持引领,旨在激发学生对科技的浓厚兴趣,培育创新能力,厚植家国情怀,通过“芯科普”“芯教育”和“芯研发”等环节,播撒“芯种子”,孵育“芯人才”。
北大金秋·呼和浩特赛罕区实验学校副校长张云飞介绍,学校此次开设的“少年中国芯”课程,将有机融合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架构等知识,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初步基础知识,激发对科技的兴趣,为此后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基础理论学习阶段,学生将深入探究芯片的发展历程、内部构造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将借助专业实验设备与工具,开展电路搭建、元器件识别与焊接等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丨来源:青橙融媒(实习记者 贾璐)
丨编辑:张婧玉
丨校读:于惠敏
丨审核:王伊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