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0:08:00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子俊 曾良科 李赫 刘倩 刘稳 通讯员 王天巍
4月12日,一条从浙江延伸至广西东北部长约1000公里的强飑线,自北向南扫过广东,给我省多地带来雷暴大风、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
提前研判到此次强对流天气成灾致灾风险较高,广东加强气象预报预警,做好隐患排查和风险防范,严格强化值班值守等,全力抓好各项应对准备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日起,广东此轮强对流天气基本结束,各地转晴到多云天气。
粤多地降雨量进入全国前十
飑线,在气象上是指范围小、生命史短、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的狭窄强对流天气带。
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国杰介绍,从天气雷达回波图看最直观,飑线呈现一长条的带状,这条带状附近往往容易出现雷电、短时强降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飑线多发生在春夏过渡季节冷锋前的暖区中,台风前缘也常有飑线出现,以3—9月居多。发生之前,该地区多属晴热天气,气温较高,并且空气湿度大,天气闷热。此前一段时间,华南地区就符合这样的天气条件。
从进程上看,这条飑线大致在4月12日早晨5时前后移入广东北部,清远、韶关北部出现风雨,并且雷雨时伴随8—10级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例如,4月12日7时,韶关乐昌大源镇乐广高速交通气象站录得最大短时阵风达33.6米/秒(12级)。
此后,这条强飑线以较快速度自北向南扫过广东,4月12日中午前后到达珠三角地区,傍晚前后抵达南部沿海,各地风雨明显。在这个过程中,多地及时启动天气预警。例如,广州11区均启动雷雨大风黄色预警。
据气象监测,在4月12日8时—17时,全省有9个镇街录得超过50毫米的暴雨,222个镇街录得25—50毫米大雨,其中河源和平县浰源镇录得全省最大降雨量61.6毫米。
在逐小时降雨的统计中,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4月12日14时,广东新丰、梅县、兴宁、龙门、龙川这几个县市的小时降雨量进入全国前十,其中新丰以23.7毫米排名全国第一。
同时,受冷空气和风雨影响,4月12日广东大部分市县最高气温较前一日下降了1—4℃。
发送预警短信达2.04亿人次
飑线来势汹汹,但广东未雨绸缪。数天前,广东多部门已提前预报预警,并对防御工作进行部署与落实。
4月9日,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通知,指出当前广东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致灾风险高,要求各地各部门扎实做好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雷电时远离高处、大树,尽量避免外出;大风时远离工棚危墙,防止倒塌伤人……”4月10日,很多广东人收到这样一条提醒短信。提前研判到强对流天气后,省应急管理厅、自然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农村厅、文旅厅、气象局等六部门通过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并联合三大运营商,向全省21个市(含漫游用户)发布预警信息,短信发布量达2.04亿人次。
为更好保障公众出行安全,广东多个交通部门提前反应,作出相应调整。
公路方面,多个跨江、跨海工程提前加强应急部署。深中通道路网调度中心准备情报板和广播提示内容,根据需要发布提示;南沙大桥利用“路面异常事件检测系统”“高速慧眼”“无人机系统”等数智化系统,重点关注异常停车、积水点、收费站室外设备设施;虎门大桥关注各类桥梁监测系统,当风速达到相应级别则采取对应预案。
水运方面,据广东海事局消息,4月12日,珠江口多条水上客运航线停航,其中广州琶洲、南沙口岸的港澳客运航线,珠海的海岛游、香港航线、市际航线,中山至澳门、深圳的航线等均已停航,复航时间将视天气变化情况而定。
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关键基础设施需及时排查、维护。广东电网公司加强电网设备和重要生产场所的巡视运维和隐患排查治理,并对暴雨造成停电的地区立即开展抢修复电。截至4月12日16时,广东电网公司累计出动抢修人员1176人次,抢修车辆136台次,应急发电车9台。
今日各地转晴 降温3℃—6℃
强对流天气具有很明显的突发性,来得快、去得快。省气象台预计,从13日起,广东的强对流天气就基本结束;13日—15日,全省大部分市县转晴到多云天气。但13日冷空气仍持续影响,各地气温将陆续下降3℃—6℃。具体来看,13日—14日,广东大部晴到多云。15日,广东大部晴天为主,各地气温开始回升。
当前,广东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各地仍需保持警惕,强化防御措施。4月12日下午,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在强对流防御视频调度会议上指出,要继续加强陆上防风措施,坚决停止户外施工,暂停户外大型活动,坚决落实“关、停、封、撤”措施。要加强海上防风措施,组织渔船安全避风、人员安全避险,根据情况适时采取关闭、停航措施。要加强农业防范措施,关注大风、冰雹等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前落实农作物防范措施。
杨国杰提醒,13日广东海面风力仍较大,需注意海岛及滨海旅游、海上作业和交通安全。4月份,广东已经正式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的季节,需做好防范,关注最新气象预报预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