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11:28:00
【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
春末夏初的麒麟区潇湘街道,数字化现代蓝莓产业园内机械轰鸣。数十座银白色的智慧农业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工人们穿梭于整齐排列的种植槽间,将一株株蓝莓苗精准植入特制基质中。作为麒麟区高原特色农业项目,这里正通过基质栽培技术与数字农业的深度融合,书写着乡村振兴的“蓝色篇章”。
与传统露天种植不同,占地840亩的园区内,每一株蓝莓苗都“住”在量身定制的基质环境里——由泥炭、椰糠、珍珠岩科学配比的“营养床”取代了传统土壤,既能避免土传病害,又使根系透气性提升。
基质中延伸的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根据植株生长阶段自动调节水肥配比,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精准管理。这种“智慧种植”模式使蓝莓产量较传统方式提升20%,成熟期更可提前至元旦前后,抢占春节市场黄金档。
项目创新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通过签订20年期流转协议,让潇湘、文明两村集体每年获得每亩1200元租金,且每五年递增100元,构建起长效收益机制。目前潇湘、文明两村已有数十名村民经过培训上岗,负责种苗移栽、设备维护等工作。项目运营后,采收期将创造800至1000个就业岗位,工人日均收入可达200至500元,预计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15至30万元,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实现“土地流转生金、村民就近致富”。
据悉,2024年全区新增基质蓝莓种植面积1676亩,连同三宝街道1200亩、沿江镇480亩等基地建设,全区蓝莓产业版图已突破万亩规模。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构建起从基质研发、智慧种植到冷链分拣的全产业链条。基质栽培不仅解决高原土壤适配难题,更通过数字化管理实现精准农业,亩均产值远超传统种植。
随着基质槽中嫩绿的蓝莓苗舒展新叶,这个现代农业项目正为麒麟区高原特色农业注入科技动能。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