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2 15:01:00
退役老兵吴利鲜(中)向湖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捐出藏品。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际凯
通讯员 徐晶 刘玉杰 实习生 李芷依
“这张照片,是我父亲吴昭彰与一名朝鲜女孩的合影,合影的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4月17日,在湖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从湖南长沙赶来的退役老兵吴利鲜拿着前来捐赠的一张老照片,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当天,吴利鲜共捐出30件文档、照片、实物等藏品。
吴利鲜祖籍湖南郴州,一家三代都是军人。他的祖父吴扬辉、堂祖父吴扬言都参加了抗日战争,祖父在对日寇作战中负伤致残回到家乡。堂祖父吴扬言是黄埔军校第5期毕业生,在淞沪会战中抱着5枚手榴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1987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吴利鲜的父亲吴昭彰于1951年参军,随部队到青海参加过剿匪战斗。1952年,吴昭彰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军,于1953年1月随部队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一直到1958年才随部队回国。
上世纪60年代,吴昭彰调动至湖北工作,吴利鲜随父母在通城长大。受祖父、堂祖父和父亲影响,吴利鲜于1978年报名参军,被分配到原武汉军区陆军第43军某部服役,随部队参加了边境作战,是一名伤残军人。1982年退役后,吴利鲜先后在湖北通城和湖南郴州工作,于2020年退休。
志愿军战士吴昭彰(右)与朝鲜女孩合影。
去年10月,获知湖北革命军事馆公开向社会征集革命文物(实物)消息后,吴利鲜决定把家藏的部分藏品捐出,并与湖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取得联系。这一次,他和妻子一起,带着捐赠物品专程从长沙赶来。30件藏品中,有吴利鲜在战场上用过的腰带、武装带,还有父亲吴昭彰的革命军人证明书原件和多张老照片,其中就包括那张吴昭彰与朝鲜小女孩合影的老照片。
吴利鲜讲述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在朝鲜战场,父亲吴昭彰和战友受命执行任务,在黑云吐岭一带遇到敌机轰炸。多架敌机飞到一个村庄上空投弹,很多朝鲜老百姓被炸死、炸伤,有的被压在倒塌的房屋内。吴昭彰与战友们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救助。在搜寻一处房屋时,他们听见里面传来哭声。他们顺着哭声在废墟里翻寻,找到了一个负伤的小女孩。吴昭彰和战友将小女孩救出并给她包扎伤口,吴昭彰将棉衣脱下披在小女孩身上御寒。
事后,获救的朝鲜群众来到志愿军驻地慰问,那名小女孩找到救命恩人吴昭彰,二人合影留念。此后多年,吴昭彰多次打听那名小女孩的情况,但一直音讯全无,这也成为吴昭彰一生的遗憾。
吴利鲜说:“这些历史物件背后的故事,记录了一段段峥嵘岁月,承载了一份份信念。作为一名老兵,我有责任和义务收集整理好这些物件,讲好革命故事,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湖北革命军事馆筹建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湖北革命军事馆作为永久性、综合性革命军事类场馆,是传承红色基因、宣传强军兴军成就、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提供文物(实物)征集线索。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