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4:16: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刚被处分的时候,觉得自己政治生涯止步于此了,对工作也失去了动力,一度想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过下去,但组织没有因为我犯了错就放弃对我的关心和教育,帮助我解开了心结,让我重拾工作信心……”辽宁省营口市纪委监委在对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时,因工作失职而受到警告处分的干部张某感慨道。
和张某一样,一些党员干部在受到处理处分后,可能存在思想上有负担、心理上有压力、工作上有顾虑的问题。如何让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整装再出发”是一个重要课题。从组织角度来说,一次处分并不等于对干部的终身否定,决不能放任干部消沉、“破罐子破摔”,也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他们,而应该给他们改过自新、重新振作的机会。为此,各地区各部门在彰显纪法威严的同时,用好回访教育这一管用招数,对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教育帮扶,持续释放不冷落、不抛弃、不放弃的强烈信号,帮助唤回初心使命、重燃干事创业热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让“跌倒”干部重新站起来,需要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让其认识错误,端正态度,正视处分。四川省纪委监委结合处理处分决定宣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对本级办理案件实行全覆盖释纪明法、答疑解惑,典型案件还安排分管委领导带队,专门向受处理处分干部讲明违纪违法问题性质、处理依据等,努力做好处理处分的“后半篇文章”。同时,推动建立健全受处理处分干部定期回访制度,指导各地统筹运用教育、帮扶手段,采取上门走访、个别了解等方式,全面掌握干部个人表现、业绩情况、社会认可度等,督促其所在党组织履行好教育管理监督责任,帮助受处理处分干部吸取教训。
从实践看,因个人问题违纪违法受处理处分的干部往往容易产生“矮半截”“抬不起头”的自卑心理,因失职失责被追责问责的党员干部则容易出现“放不开手脚”“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的躺平思想。开展回访教育,需要从“心”出发,以“诚”相待,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少地方通过“一对一”制定回访教育方案,因人施策、对症下药,把谈心谈话、纪法教育、心理疏导贯穿回访教育全过程。甘肃省兰州市纪检监察机关在开展回访教育时注重把握时间节点,实行“三必谈”,即宣布处理处分决定后必谈、处理处分影响期满前必谈、启动恢复党员权利程序前必谈,并针对受处理处分干部分类建立个人“成长档案”,通过访单位、访家属、访本人、访管理服务对象,掌握受处理处分干部思想动态,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纪委监委坚持“一人一策”原则,对思想上还没有想通的开展疏导式谈话,对被处理处分后工作作风懈怠的开展警醒式谈话,对能及时调整心态并吸取教训积极工作的开展鼓励式谈话,对提出合理诉求的开展关怀式谈话并积极帮助解决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着力提升回访教育效果。
江苏省宜兴市纪委监委将常态化开展回访教育作为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有力抓手,引导受处理处分干部放手干事、积极作为。 周胜薇 /摄
加强对受处理处分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是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自然延伸,也是落实“两个责任”的重要内容。实践中,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部门协作配合,及时将回访教育、关心帮扶工作中掌握的信息互通共享,为那些曾经“跌倒”的干部提拔任用找出路、创机会,避免“摔一个跟头一辈子爬不起来”。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回访教育与主体责任落实、日常监督管理、以案促改促建、处分执行等相结合,构建多部门参与的回访工作机制。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打破部门壁垒,采用“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双线联动模式,组建联合回访工作组,破解“纪委单打独斗、组织部门被动等待”的困境。“回访过程中,区纪委监委聚焦思想转化,通过谈心谈话、案例剖析等方式强化纪法教育;区委组织部侧重关心激励,结合干部现实表现明确培养方向,帮助受处理处分干部既认清纪法红线,又重新燃起希望。”章贡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为深化回访教育的结果运用,该区纪委监委建立纪检、组织、人社三方联动机制,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将回访结果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真正树立起“改了就是好同志”的鲜明导向。
对干部来说,使用是最好的培养。为帮助曾经“掉队”的受处理处分干部重燃干事创业激情,一些地方积极搭建干事平台,综合考虑其一贯表现、专业特长等因素,推动所在单位党组织在一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安排其从事临时性、专项性工作,确保干部不被空放虚置,教育引导干部将功补过。广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科原科长李某因违纪违法于2024年1月受到严肃处理后,办案部门、自治区纪委监委驻广西医科大学纪检监察组、广西医科大学“室组校”联动对其开展回访教育,同时督促其所在部门敢于压担子,人岗相适妥善安排工作岗位。此后李某深受鼓舞,在自己擅长的教育培训岗位上锐意创新,得到学员和单位充分肯定。
把回访教育作为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回访教育长效机制,使教育、监督、管理、激励贯通起来,各地区各部门正用严管的力度和厚爱的温度,让受处理处分干部勇敢迈过心中坎、撸起干事袖,再次奋战在工作一线,从“有错”变“有为”。
(本文刊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5年第07期,作者:沈叶)
本文来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