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6:22:00
田野春潮涌,春耕正当时。清明过后,随着气温回升,太平镇抢抓农时,掀起巨菌草种植的热潮。走进荒场村的巨菌草标准化种植基地,村民们分工协作,有序开展栽种工作。挖坑、放苗、覆土、浇水,一系列动作娴熟流畅。不到半日功夫,原本空旷的田地上便整齐排列出一行行嫩绿的幼苗,在春日阳光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当下巨菌草种植正酣,农技人员也化身“土专家”“田秀才”,走进田间地头耐心指导农户科学种植。“窝子挖好后,苗子一定要垂直放置,覆土后要轻轻压实”“天气大新芽比较嫩,务必要边栽植边浇水”,在专业技术员的悉心指导下,一株株巨菌草苗被规范有序地栽种进土里。
“去年省科学院在我们村帮扶试种巨菌草85亩,每亩饲草产13吨,每亩产值4000元以上,今年我们扩大种植面积,预计每亩产达15吨,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太平镇荒场村党支部书记曹小荣说。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驻太平帮扶工作队总队长武建荣告诉记者:“甘肃省科学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院地共建’模式,推广种植巨菌草,全程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指导,着力解决平凉红牛饲料短缺的问题,带动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
巨菌草种植不仅让村集体鼓起了“钱袋子”,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40岁的史金生便是受益者之一,过去,照顾在县城上学的孩子,让他无法外出工作增收。如今,在巨菌草种植基地找到了工作,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像史金生这样受益的村民还有许多,巨菌草种植产业正切实改变着周边群众的生活。
“我们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依托省科学院帮扶优势,争取省科学院投资240多万元,种植巨菌草1020亩,为红牛养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引擎’。下一步,我们按照‘草畜一体化’发展思路,全力抓好‘种、管、收、贮、用’等关键环节,带动群众打造‘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让巨菌草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草’。太平镇党委副书记卢鹏涛说。
通讯员 赵啸林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