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6:50:00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尹晓军)4月11日,由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指导,甘肃省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办,以“智育融合,质领未来——通识教育改革与内涵发展新范式”为主题的甘肃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在兰州城市学院举办,相关专家、领导及省内高校计算机类学院、专业负责人和专任教师等140余人参加会议。
研讨会上,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桂小林教授作了题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通识课程的体系化建设》的报告。甘肃省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认证与教材建设委员会主任,兰州大学张瑞生教授作了题为《AI对计算机专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秦红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副院长张玺君、兰州城市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明分别解读分享了三所高校的《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方案》。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建好、开好人工智能通识课,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甘肃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人工智能变革性技术创新和颠覆性应用转化正在深刻重构教育生态、创新范式和治理模式,“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的智能化趋向凸显,成为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兰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素云表示,近年来,该校着力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搭建起“1+5+N”课程体系架构,为后期的课程实施提供了支撑。
作者:尹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