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6 10:02:59
屈原姓什么?很多人可能会误以为屈原姓屈,其实不是的。屈原是楚国的贵族,他姓芈。曾经有一部热剧叫《芈月传》,将“芈”这个姓带到了观众眼前。既然屈原姓芈,为什么他不叫芈原或者芈平呢?芈月为什么又能叫芈月呢?
《史记•楚世家》中写道:“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由此可以看出,“芈”这个姓起源很早,“芈”是楚国的国姓。那么,“屈”又是怎么来的呢?“屈”本来是个地名,在现在的湖北秭归一带。春秋时期,楚武王将屈这个地方封给王子瑕,从那以后,他的子孙都以“屈”为氏。也就是说,屈原是王子瑕的后代,“屈”是屈原的氏,而不是姓。
现代,姓氏已经成为了一个词。但是,古人的姓氏是分开的。很多古人不仅有姓,而且有氏。比如芈月的原型叫芈八子,她姓芈,是楚国的宗室,为熊氏。
有人会问,那么“芈月”是不是叫错了?为什么不叫“熊月”呢?这与古人姓氏文化有关。
姓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候人们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所以按母系来确定血缘关系,所有的人随母姓,这便是“姓”的来源。我们发现,“姓”这个字是“女”字旁,而且最早产生的“姓”大多也都是“女”字旁。因为“姓”是母系氏族的产物。
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中记载:“女生为姓,故姓字多从女,如姬、姜、嬴、姒、妫、嫪之类是也。”
“氏”是父系氏族的产物。到了夏商周,氏成为了贵族男子的专称。我国早期产生的氏,大部分都是父系氏族产生时出现的。如“神农氏”“伏羲氏”“燧人氏”。神农就是农耕文化的标志,伏羲是结网捕鱼和烹饪的意思,燧人是钻木取火的标志。这些都与父系氏族息息相关。
宋人胡次焱也曾提到:“姓者,统其祖考所自出,百世不变;氏者,别其子孙所自分,数世一变。”
由此可见,先有姓,后有氏。“姓”不会更改,而“氏”可以更改。“姓”是比“氏”更大的一个范畴,相同的姓下面有不同的氏族。
在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意思是说,对男子称呼要用“氏”来表示尊重,对女子称呼要用“姓”来区别血缘。
所以,屈原称氏,他只能叫“屈原”,而不叫“芈原”;芈月称姓,所以她只能叫“芈月”,而不能叫“熊月”。同样的,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其实也不姓商,他姓姬,“商”是商鞅的“氏”。
古人既有姓,又有氏;既有名,又有字,这有什么讲究呢?
《国语•周语》中记载道:“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为氏。”
姓与氏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功能,简单地说:“姓”是由血缘决定的,是天生的;“氏”是由身份决定的,是后天形成的。
一、“姓”的社会功能
在古代,“姓”主要有三种功能:
同姓就意味着是相同的祖宗,也就是所谓的“同宗同源”,他们被分封到不同的封地,形成不同的诸侯国,也会产生不同的“氏”,但是同姓的诸侯国之间天然会有一种亲密感,彼此会互相帮助。
周武王曾经将功臣和同姓的宗室分封到各个地区,就是为了同姓之间互通有无,一起守护周王朝。当时一共有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就占了53个。
《荀子》中记载道:“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中记载:“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意思是:“鲁襄公死去的那个月,子产辅佐郑简公到晋国去,晋平公因为鲁国有丧事的缘故,没有接见他们。”
鲁国和晋国都是周天子同姓的宗族,国姓为“姬”,当时鲁国有国丧,晋国的君主也会遵循礼制服丧。
“姓”在古代还有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禁止同姓通婚。古人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正如前文所言,“姓”是用来区别血缘的,古人发现:男女同姓,如果通婚,那么后代就不会繁盛,因为后代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白虎通》说道:“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别婚姻也。”
二、“氏”的主要来源
春秋时期,氏族主要有四种来源:
比如说“申侯”,他是申国的国君,他的氏便是自己的国号。申侯的女儿是周幽王的王后,后来周幽王因为受到褒姒的蛊惑,废掉了原来的王后和太子,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的儿子为太子。最后周幽王被杀,申侯又将自己的外孙,也就是原来的太子,扶上了王位。
申侯姓姜,申既是国号,也是氏。
比如说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他其实姓“子”,“孔”是孔子的氏。他的先祖是宋国宗室,叫做孔父嘉,子姓,名嘉,字孔父。孔子是孔父嘉的六世孙。
孔父嘉妻子貌美,一次外出时遇到了太宰华督,华督觊觎孔父嘉妻子的美貌,找借口杀了孔父嘉,并霸占了他的妻子。从此以后,孔父嘉的子孙便以“孔”为氏,表示对孔父嘉的怀念。
(3)用官职作为氏,表示对祖上荣耀的纪念
比如“屠”氏,就来源于屠户这一职业,晋国国君的厨师就叫屠蒯。除此以外,“司马、司徒、师、仆、史、祝、巫”等氏均起源于职业或者官职。
(4)用封地作为氏,表示对尊卑的界定
比如屈原,“屈”氏便是封地名称。国君分封的诸侯国土面积不一,所以王孙贵族得到的封地千差万别,最后形成了“国、邑、关、乡、亭”五种级别的封地。很多贵族便以封邑为氏。
所谓“氏所以别贵贱,姓所以别婚姻”,是说“姓”主要拿来区别婚姻,禁止同姓结婚;“氏”主要拿来区别贵贱,从一个人的“氏”能看出当时的社会地位。但是到了秦汉以后,姓氏的严格界限逐渐消失,直至今天,姓氏完全合并成一个词。
据《周礼》记载:“婚生三月而加名”。也就是说,小孩子出生3个月后,父亲会给他起一个“名”。《礼记·曲礼》中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等到孩子成年时,会再取一个“字”。
在男子二十岁时,会进行冠礼。所谓冠礼,就是指男子成年后,带一个发冠,将头发束起来。
而女子十五岁时,将进行笄礼。笄就是簪子的意思。也就是说,女子成年后,应该用簪子将自己的头发绑起来。这时候还披头散发是不礼貌的行为。
在男子行完冠礼、女子行完笄礼之后,长辈会给他们取一个“字”,从此以后,同辈之间应该互相称字了,而不能像小时候那样直呼其名了。
古人的“名”和“字”不是随意起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古人的“名”和“字”有什么联系呢?
一、按兄弟排行取字
古代兄弟之间,用“伯、仲、叔、季”来进行排行。“伯”就是老大,“仲”就是老二,“叔”表示老三,“季”表示最小。如果一家不只4个,那么除了老大、老二、最小的那三个,其余人都称为“叔”。
除了“伯”,我们还会听到“孟”这个字,“孟”也表示老大的意思,但是“孟”是指庶出的长子,而“伯”是嫡长子。
如:三国时孙策长子,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字季佐。
比如:曹操,字孟德,曹操是家里的老大,而且他的母亲只是妾氏。孔子排行老二,所以孔子字仲尼。
再比如:周文王的父亲季历,他在家排行老三,上有“太伯、仲雍”,由于他是最小的儿子,所以直接称为“季”,而不是“叔”。
二、按近义词取字
很多人的名与字是近义词,两者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比如前文提到的屈原,名平,字原。在古代,“平”和“原”都表示广阔的意思,我们现代还有“平原”这种说法。
再比如东汉末年的曹操,字孟德,一是因为他是家中长子,同时“操”和“德”都表示品德、操守的意思。
著名诗人曾巩,字子固,“巩”与“固”是近义词,我们至今还会使用“巩固”这一词语。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诸葛亮,字孔明。其中“亮”和“明”为近义词,表示明亮、光亮。
三、按反义词取字
有些人的名和字意思相反,两者是互相对立的关系。
例如:“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字退之;“愈”表示前进的意思,与“退”相反,暗含“不进则退”的寓意。
再如:唐朝文学家王绩,字无功;宋代朱熹,字元晦,因为“熹”与“晦”为反义词,“熹”表示“明亮”的意思,“晦”表示“昏暗”的意思。
当然,除了这3类外,古人的名与字还有其他的关系,比如说“按联想取字”,这里不再一一列举了。
古人的“姓与氏”“名与字”都是中华的宝藏,是源远流长的文化,到了现代,只留下了“姓名”,“氏”与“字”已经消失殆尽,这是一大遗憾。
古人通过“姓”来界定血缘,以此来“别婚姻”;通过“氏”来界定地位,以此来“别阶级”。
古人三月取名,成年后取字。在公开场合,自称应该称呼“名”以表示谦虚,对别人称呼应该使用“字”以表示尊重。曹操自称“操”,称刘备为“使君”,而刘备自称“备”,称曹操为“明公”,就是遵循了古代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