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0:23:00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黎敏 沙志惠 冯梦瑄 文/图)为响应国际护胃日,普及胃肠健康知识,倡导“预防优于治疗”的健康理念,4月9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消化一科成功举办了“名中医健康大讲堂暨公益义诊”活动。本次活动采用了知识科普、现场诊疗、互动答疑等多种形式,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易于日常实践的指导,帮助群众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守护,增强个人健康管理能力,呼应“健康中国”战略,树立科学护胃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公益义诊:暖心服务惠及民众
4月9日上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一楼大厅,由陕西省名中医、消化一科主任王捷虹带领消化一科专家义诊团队为现场患者及家属提供免费诊疗服务。专家们通过望闻问切、体质辨识,一对一解答胃部不适、慢性病调理等问题,并开具个性化调理方案。活动现场护理团队在护士长沙志惠的带领下为现场群众提供血压测量、健康宣教、健脾调胃保健操等中医特色服务,吸引众多群众排队参与。
名医讲堂:中医智慧传递健康理念
在门诊二楼,消化一科周晓燕主任医师以《守“胃”健康 守护“胃”来》为主题,从“国际护胃日的由来”切入,结合现代人饮食不节、压力过大等常见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胃病成因、日常养护误区及中医调理方法。帮助前来就医患者提高对胃部健康的科学认知,了解胃部结构、常见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的诱因和症状,打破“胃病是小问题”的误区。周晓燕强调胃癌等疾病的早筛重要性,并提倡群众提高对胃镜检查的接受度。她还为现场群众提供了合理饮食建议,比如减少高盐和腌制食品的摄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如何有效缓解压力,从而从源头上降低胃病的风险。
消化一科刘芳芳主治医师以《您知道幽门螺杆菌吗?》为题,深入讲解了幽门螺杆菌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与传播途径,详细介绍诊断方法与治疗,并普及其与胃癌的关联(WHO将其列为I类致癌物),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筛查,以促进预防与早诊早治。她强调了科学治疗的重要性,纠正了“胃病只需调养无需治疗”的错误观念,并明确了根除治疗的必要性。她还强调了规范用药和治疗后的复查流程,以减少群体感染率,从而间接降低胃癌的负担(幽门螺杆菌是导致78%胃癌病例的主要原因)。她的讲解有助于缓解患者对胃癌风险的焦虑,并传递了胃癌是可防可控的科学信息。
讲座结束之后,消化一科护理团队展示《健脾调胃保健操》,此保健操是由陕西省名中医王捷虹主任和全国中医护理骨干沙志惠护士长,基于中医康复学理论创编。该保健操结合调理气血、健脾相关穴位,配合音乐,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人的经络之气,从而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长期练习,能提升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尤其对胃肠功能有调理作用,可缓解胃痛、腹胀等常见症状。
走入社区: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4月9日下午,消化一科专家义诊团队开展健康大讲堂与义诊活动。
在秦都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消化一科许永攀副主任以《防止胃炎 远离胃癌》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他从慢性胃炎的概念、发病机制、诱因、治疗、饮食指导、生活起居、中医外治疗法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讲解,旨在帮助群众了解慢性胃炎的病因、症状和危害,提高疾病认知,减少因忽视早期症状导致的病情加重。通过专家权威、通俗易懂的知识传播,指导群众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习惯,帮助患病者和潜在人群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促进健康行为。
在国润翠湖南门广场,消化一科专家义诊团队忙碌起来。路过的市民纷纷前来接受诊治和健康咨询。一位长期受胃胀困扰的市民在义诊后表示:“平时忙于照顾孙子,孩子们工作也繁忙,没有时间陪同我前往医院。今天能在自家门口看病,不仅免费,还学到了如何预防疾病,真是太好了。希望社区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学校师生、居民和市民百余人参与,共发放了百余份健康宣教手册,反响十分热烈。这不仅有效提高了公众对胃肠疾病防治的认识,还彰显了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独特优势。
健康使命:传承中医,服务百姓
此次国际护胃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向广大市民普及了胃部健康知识,增强了大家的自我保健意识,还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了免费、专业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陕西省名中医、消化一科主任王捷虹表示:“国际护胃日不仅是倡导健康生活的契机,更是中医人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窗口。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展此类惠民活动,让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