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8:48:00
仲春时节,海军航空大学某军用机场一场多课目实战化飞行训练拉开帷幕。跑道上,数架战机接续进入起飞线,待命起飞。
此刻,外场鸟击打防范指挥中心内,值班员常重阳一边紧盯屏幕数据,一边向塔台值班员通报情况:“有一群信鸽低空穿越航线,高度60米,方向由东向西。”
随后,常重阳轻点鼠标,数枚驱鸟弹从发射管内喷射而出,在机场上空炸开,受到惊吓的鸟群立即避开跑道空域,向场区外飞去。净空完毕,战机呼啸升空……
保障结束,常重阳对比往昔深有感触地说:“大批次、高强度的飞行训练对场区驱鸟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驱鸟员靠望远镜观察、靠枪声驱离,常常是‘堵’完南边‘堵’北边,现在有了高科技装备支持,完全不一样了。”
改变,源于该场站转型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该场站同时承担多个飞行团、多型飞机的同场组训保障任务,保障资源与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问题愈加突出。
如何破解难题?通过院校学习和军地交流,该场站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时代飞速发展,建设智慧军营是大势所趋。不破旧立新、不大胆创新,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问题。
场务连经调查研究发现,随着驻地周边生态环境改善,鸟类种数越来越多,其迁徙路径、活动轨迹、习性特征愈发复杂,对日常飞行训练造成很大影响。
为解决传统驱鸟作业方式存在的观驱不同步、路线不清晰、数据不直观等问题,他们在深入调研、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多单位同场组训、多机型同场飞行的实际,以及场区飞行课目和地理环境特点,遴选专业骨干和相关厂家技术人员集智攻关。借助雷达探测、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反复论证、试验、改进后,集观测、分析、驱离于一体的鸟击防范指挥系统最终建起。
“这个系统不但能精准掌握更大范围内的鸟类飞行高度、速度、轨迹等信息,而且能综合这些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生成数字报表。”该场站干部吴玉成介绍,如此一来,飞行员便可根据信息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前规避,值班驱鸟员通过鼠标就能控制场区内驱鸟弹发射器,做到“发现即驱离”。
保障间隙,常重阳围绕系统使用与操作进行了演示。他用鼠标点击某个按键后,屏幕上各阶段鸟类高峰时段活动图、鸟情数量变化图等瞬间映入眼帘,鸟类活动的实时动态信息一目了然。
“有了这套鸟击防范指挥系统,值班人员只需要借助几台驱鸟车流动巡查,就能完成一天的飞行保障任务,人力物力消耗减少50%以上,驱鸟质效大幅提升。”该场站领导说,智慧军营带来的可喜变化还不止这些。
进出营区人脸自动识别、VR仿真训练平台……翻开该场站智慧化建设计划表可以看到,近年来,该场站按照“实战化、科学化、智能化”的保障要求,坚持“以战领建、为战抓建”的建设理念,大力挖掘“科技+”保障潜能,推动部队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打出一套“智慧营区”建设组合拳。
在外场保障方面,该部引进机棚直线供电和直线通风系统,实现人机“跨区对接”;引入智能网体撤收车、脚踏式立网设备,使飞机阻拦网网体安装效率大幅提升;引进智能化车勤管理系统,实现驾驶员、车辆、路况、天气等风险因素模块化管理,有效提升风险预判和安全管控能力;引入仓储智能管理系统,发放器材缩短至两分钟。
内场保障方面,他们建设了动力保障智慧控制中心,实现营区水、电、暖设施设备智慧化运行、运行状态智慧化监控、运行数据智慧化采集、故障信息智慧化告警;引入“炒菜机器人”和多型智能厨房设备,建设“智慧加工、智慧炒菜、智慧监管、智慧运行”的智慧食堂,两名官兵操作3台机器人同时翻炒,能在20分钟内完成600人量级的菜品。
从“传统理念”到“科技创新”,从“单打独斗”到“集约高效”,新思维带来新突破,“科技+”带来的增益日益凸显,该场站保障质效实现换挡提速。
“强军征程任重道远,必须将科技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助力打赢的最大增量。”数架战机从塔台前方飞过,该场站领导表示,他们将紧盯综合保障能力生成,坚持科技赋能,持续把保障力转换成战斗力,托举战鹰高飞远航。
姜涛 温馨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0日 05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