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0:18:00
近日,清远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三区(胃肠外科)就接诊了一位罹患11.66公斤巨大腹膜后肿瘤的患者小明(化名),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医疗团队迅速行动,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成功切除了巨大肿瘤,并创下该院肿瘤切除最重纪录。
早在五月龄体检时,小明体内就被发现存有腹膜后肿瘤,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得到及时处理。随着肿瘤的不断增大,对小明的日常生活学习也造成了很大影响。
“带着这样的一个肿瘤,相当于每天都在负重,不仅体力差,腰也直不起来,还有腹痛的症状。”清远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三区(胃肠外科)主任医师蔡灿锋说,患者是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才来就诊的。
接诊后,治疗团队完善对小明肿瘤的评估。经过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不仅与后腹壁广泛致密粘连,更将右肾及胰体尾压迫变形,完全包裹腹主动脉,并将下腔静脉挤压移位。
“肿瘤完全包裹腹主动脉给手术增加了不少难点和风险。”蔡灿锋解释,腹主动脉是腹腔里大血管的主干,上面连着胸主动脉,还分出许多细小的分支,如肠系膜上血管、肠系膜下血管。腹主动脉一旦破裂,每分钟可能导致数升的血液流失,迅速引起失血性休克。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普通外科三区治疗团队术前多次讨论,最终为患者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方案,决定进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结肠部分切除术”。
完善术前准备后,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采用了预置阻断带、分层分离等精细操作,以应对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脏器的紧密粘连。在轻微分破腹主动脉的危急情况下,凭借充分预案迅速完成修补,并最终完整摘除了肿瘤。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仅为300毫升,全程未予输血,术后直接返回普通病房观察治疗。
腹膜后肿瘤是一类特殊的肿瘤,它生长在腹膜后的潜在腔隙内,约占全身肿瘤的0.2%。这类肿瘤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常于体检时偶然发现。随着肿瘤的增大,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包块、腹胀、腰背痛等症状。由于腹膜后肿瘤位置特殊,易侵犯重要血管及神经,因此手术风险较高。当肿瘤直径超过10厘米时,5年复发率可达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