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9:09:00
不久前,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河北省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聚焦产品升级和链条延伸,加快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全面提升质量效益,努力打造以新工艺新材料为重点、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产业。
根据工作要点,到2025年底,河北省将突破3—5个短板产品,制定稀土耐蚀钢等5个高端产品标准;激活钢铁企业数据价值,加快实现大模型应用全覆盖,培育2家“数字领航”企业,推广10个数字化转型优秀应用场景;认证5—10种绿色低碳钢材产品。
强化差异发展
推动产品向材料级转型
做强优势产品。在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电工钢、高纯铁等河北省优势领域,推进重点项目,完善产品系列,提高产品实物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重点推进河北龙凤山集团80万吨高纯铁和超纯铁、澳森特钢120万吨合金钢高线、首唐宝生50万吨特种合金钢、承德燕北35万吨钒钛高科无缝管深加工、首钢智新25万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敬业高品钢80万吨冷轧硅钢、邢钢80万吨低碳绿色高品质冷镦钢、中普50万吨新能源用电工钢等项目。
推广稀土耐蚀钢。河北省工信厅将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起草制定建筑、交通、铁塔、电力等重点行业稀土耐蚀钢应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年内指导出台5项以上团体标准,并将其列入《河北省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产品目录(2025年版)》。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城市装饰、交通护栏等项目中,打造稀土耐蚀钢示范应用工程,年内实现在2个以上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
靶向突破短板产品。逐项梳理河北省需要向国外和省外购买的31种短板钢材产品清单,推动创新型企业联合燕赵钢铁实验室,实施揭榜挂帅、竞争择优、定向委托等方式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年内突破3—5种短板产品。
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围绕低碳冶金、特种冶炼、高效轧制等前沿技术,开展第三期《钢铁行业先进工艺技术装备推荐目录》征集,加快推广应用。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省内职业院校建立定向招生制度,为钢铁企业提供技能人才保障。推广敬业钢铁等企业内部人员培训经验,组织钢铁企业、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等联合开展员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
开展高质量发展评价。按照基础水平、产品能力、技术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高质量发展的各个维度,对河北省钢铁行业开展打分评价,倒逼企业补短板,引导资源向优势企业倾斜,全面提升供给质量。
强化一体发展
力促产业链条延伸
推进服务型制造。总结河钢集团、普阳钢铁等先进经验,引入专业机构,举办EVI(供应商的先期介入)服务培训,为终端客户提供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引导钢铁冶炼企业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发展剪切、配送等增值服务。充分发挥钢铁企业产业链资源和平台优势,加快发展信息服务、现代物流、供应链金融、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产业,实现跨行业、多产业高效低碳耦合发展。
搭建河北省钢铁行业供应链平台。依托河钢集团供应链平台,引入河北省钢铁企业、重点用钢集群、用钢企业和行业服务机构,建设河北省范围的钢铁行业供应链平台,围绕采购端、销售端、物流端、融资端等领域开展供应链合作,通过平台赋能,形成规模优势,提高议价能力,实现降本增效。
组织用钢产业集群与钢铁企业系列对接活动。以临西轴承、永年标准件、安平丝网、盐山管道、霸州钢木家具等31个用钢量超过10万吨的用钢产业集群为重点,全面梳理需求,组织系列对接活动,促进双方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鼓励现有矿山企业整合重组、改造提升,促进难选矿综合选别和利用技术应用,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开发利用水平,提升资源保障能力。加大海外权益矿开发,建立海外大宗物料生产基地和贸易基地。推进曹妃甸矿石储运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曹妃甸40万吨级矿石码头提升改造工程,力争年内具备开工条件。加快黄骅港散货港区矿石码头二期工程建设,年内完成起步工程。加快推进黄骅港大宗散货码头矿粉堆场工程建设。
强化数智支撑
全力开拓增效新途径
推广钢铁大模型。依托河北太行钢铁大模型,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及省内重点企业,建立市场化协同机制,联合开发大模型具体应用场景,力争年内所有钢铁企业实现大模型应用全覆盖。开展钢铁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在产业链跨主体、跨领域融合利用。
组织入企对接诊断。依托河北省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联盟,组织知名专家、技术供应商、金融机构组成服务团队,至少开展6场入企对接和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活动,逐企确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着力点。
打造标准示范。加快推进出台省级地方标准《钢铁企业智能制造能力评价规范》,培育2家数字化转型覆盖面广、建设度高、创新能力强的钢铁企业作为河北省“数字领航”企业。遴选10个高效益、易实施、见效快、可复制的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优秀应用场景,带动整体提升。征集发布《2025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科技成果目录》和《2025年度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杰出技术供应商目录》。
强化市场拓展
提升“河北绿钢”竞争力
河北省将推进“河北绿钢”示范应用。出台省地方标准《绿色低碳钢材产品评价导则》,在河钢集团石钢公司、敬业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5—10个绿钢品种认证。将绿色低碳钢列入《河北省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建设工程材料设备产品目录(2025年版)》,组织供需对接,加大推广力度。联合上海钢铁交易所、国家冶金标准研究院、有关金融机构、钢铁企业,探索开展市场撮合、定向采购、碳金融等服务,打造绿钢交易平台。
持续开展转型金融。修订完善《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全面筛选合规项目,组织点对点对接,为钢铁企业提供相对低成本、长期限的资金支持,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废钢铁加工企业和短流程炼钢协同发展。依托废钢铁和短流程炼钢联盟,组织开展废钢资源按成分分类分级利用,开展废钢加工企业应收货款融资。引入废钢源头回收企业畅通回收链条,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加快废钢铁资源向河北省集聚。(晓辉)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